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34期
编号:13208664
早期康复护理对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专项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时间为3周,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量表(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自拟健康调查简表问卷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调查中观察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高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身体健康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脊椎骨折; 脊髓损伤; 生活质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4.0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4-0113-02

    脊椎骨折是常见骨科疾病,常伴有脊髓损伤[1]。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时临床一般通过外科手术进行骨折治疗,解除脊髓压迫[2]。术后有效全面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心[3]。目前临床上针对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后并没有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导致患者术后恢复缓慢,影响患者术后疗效和康复进程[4]。本研究通过制定并实施专项早期康复护理方案,观察其对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4例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标准:经CT和MRI检查确诊为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均进行椎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既往有脑血管病史;合并精神类疾病;中途放弃康复护理。所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04例脊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3例,年龄24~64岁,平均(42.93±5.14)岁;发生高处坠落23例,交通事故15例,重物砸击6例,暴力攻击5例,摔伤3例;颈椎骨折13例,胸椎骨折18例,腰椎骨折12例,合并2处及以上椎骨骨折9例。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25例,年龄25~66岁,平均(43.72±4.97)岁;发生高处坠落21例,交通事故16例,重物砸击5例,暴力攻击8例,摔伤2例;颈椎骨折11例,胸椎骨折17例,腰椎骨折13例,合并2处及以上椎骨骨折11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性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专项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专门早期康复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组织经验丰富的一名医生和六名护士成立专门早期康复护理小组,制定早期康复护理方案,由各护士执行,每名护士负责8~9名患者。(2)防治压疮。患者采取合适卧位,间隔2 h为患者进行翻身,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病情允许情况下训练患者独自翻身;保持患者床褥柔软干燥、整洁干净,衣裤柔软宽松,避免皮肤受损。(3)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应当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为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促进身体恢复。(4)膀胱功能训练。患者导尿管间隔4 h开放1次,每日进行膀胱冲洗1次,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间歇导尿。(5)运动训练。包括呼吸训练和关节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4次/d,5~8个/次,身体允许情况下可行吹气球训练,同时鼓励患者自主咳痰。上肢各关节进行主动功能训练,3次/d,5 min/次,增强关节灵活度。对于无法完成全范围活动度的关节,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预防关节肌萎缩。关节功能逐渐恢复时,鼓励患者主动适度锻炼,逐步增大阻力训练,同时使患者认识功能锻炼重要性。(6)心理护理。因术后疼痛且活动受限,患者易产生焦躁、忧虑等不良情绪,截瘫患者甚至会产生轻生想法。护理小组护士应与患者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换位思考并关心鼓励患者,给予积极支持,使患者树立信心。(7)健康宣教。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加强病房巡视,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注意事项,鼓励患者之间交流康复训练心得,同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提醒患者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复诊。两组患者护理时间为3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价,0分:无痛;1~3分:有轻微疼痛;4~6分:疼痛加剧,影响患者睡眠;7~10分:疼痛严重,患者难以忍受。总分10分,分数越低,患者疼痛程度越低[5]。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包括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一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56分,计分越低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6]。参考健康调查简表(SF-36),自拟健康调查简表,总共4个维度,分别为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每个维度10个条目,每个条目10分[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數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VAS、AD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VA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ADL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VAS、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百拇医药(胡银华)
1 2下一页